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 需要您的“金点子”
2024年09月10日 来源: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作者: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默认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狗,但也有很多宠物狗被遗弃或走失。这些流浪狗游走于居民区、公园、路边、垃圾场……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可能对市民的安全构成威胁,也影响城市的形象和环境。
为缓解流浪狗众多导致环境脏乱,可能引发路人伤害事件等问题,全力推进安居乐业的幸福金山卫建设,向社会各界征集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的人民建议“金点子”。
一、征集内容
您可以围绕以下方面提出您的意见建议,建议应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措施具体:
对犬类管理的现状、引发问题等进行全面分析,从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基层社区力量、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的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9月24日。
三、征集形式
1.建议人可通过“随申办”APP的“互动”专区,点击进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建议征集”,进入“征集令”板块中“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需要您的‘金点子’”栏目提出建议。
2.建议人可邮寄信函至金山区金山大道2000号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邮编200540)或金山卫镇老卫清路348号金山卫镇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邮编201512),请注明建议人姓名、联系电话。
3.建议人可通过人民建议征集邮筒提出意见建议。
地址:金山卫镇老卫清路348号信访大厅
开放时间:工作日8:30—11:00、13:30—16:30
四、征集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和金山卫镇人民政府将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对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吸纳,推动人民建议成果转化,期待您的热情参与!
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金山区金山卫镇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0日
关于“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需要您的金点子”人民建议征集的相关情况 |
2024年10月23日 |
为缓解流浪狗众多导致环境脏乱,可能引发路人伤害事件等问题,全力推进安居乐业的幸福金山卫建设,向社会各界征集加强犬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的人民建议“金点子”。 一、征集基本情况 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联合金山卫镇开展此次人民建议征集活动,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随申办”APP的“互动”专区、金山卫镇信访办大屏幕以及“平安金山卫”公众号等方式发布主题征集的相关信息,并利用“人民建议”邮筒、邮箱、来信来电等方式征集。截止9月24日,共收到69条征集建议,其中微信公众号6条、邮筒邮箱56条、来电6条、来信1条。 二、建议主要内容 1、加强宣传教育方面。建议有:通过网络、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法规条例;加强宠物狗收养制度;向市民公布负责此项工作部门的固定电话号码和集中收养的地点。 2、强化主管部门职责方面。建议有:相关部门应开展严格的宠物登记注册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定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清理和清查行动。 3、发挥基层社区力量方面。建议有:大力发展社会力量,规范地开展流浪狗捕捉、收容圈养、管理处理以及再次分配寄养等工作;加强对流浪狗的收容管理,完善流浪狗民间救助机制。 4、加强社会监督方面。建议有:发动热心市民协助开展此项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得到长期和有效落实。 三、采纳使用情况 金山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同金山卫镇将收到的建议均做好梳理汇总,认真研究吸纳。其中采纳关于“通过网络、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法规条例”的建议,依托派出所、便民服务站等使用短视频、PPT等媒介以及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发出文明养犬倡议书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养犬登记、养犬防疫、养犬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告知群众我市禁养犬品种规定等,呼吁养犬群众要自觉主动为犬只办理登记,遛犬时要自觉牵好束犬绳,引导广大群众文明养犬、依法养犬;采纳关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定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清理和清查行动”的建议,执法人员深入辖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同时针对群众诉求的相关区域采取分段包干、协同作战的方式,利用捕犬网兜、铁笼子等工具,根据流浪犬出没的规律进行抓捕,城区内流浪犬明显减少,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和安全隐患。关于采纳“加强对流浪狗的收容管理,完善流浪狗民间救助机制”的建议,捕捉的流浪犬将被送至指定流浪犬收容场,得到专业照顾,为流浪犬提供温暖的归宿,发挥民间热心人士的力量,鼓励民间收留、养护,由政府支持、监管,有效破解救助难题。其余建议均做了汇总保留。 金山卫镇将会跟踪督促已采纳建议的开展进度和完成情况,加快部分研究建议的实地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在后续相关工作推进和计划中结合汇总保留的建议,进一步用好人民建议“金点子”,以实际举措问计于民、造福于民。 |